打好“精准牌”——浅谈疫情防控背景下“师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方略(李学亮) |
![]() ![]() ![]() |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举国防,足不出。”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战疫应急之举。在此特殊背景下,依据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总任务,围绕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当前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要求,结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本人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浅谈一下疫情防控背景下师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方略。 从教学角度来说,疫情防控背景下,学生长期居家“学习”,学习效果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的风险,自律性强的同学顺应时势,利用现代化学习手段,学习能力增强;自律性弱的同学,会越发的不适应。针对此问题,教师应在教授重点知识的同时,精准帮扶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学习方法不得当造成的,这类学生应采取“精准扶智”的办法;一类是心理层面的厌学造成的,例如对学校、专业认同感较差等,这类学生应采取“精准扶志”的办法。所以在学期开始前,应主动与辅导员老师沟通,做好学情调研分析,课上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做到“精准、无隙、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在有效降低课程的不及格率,旨在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在此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本学期我带的 XXX 课程,每次上完课,要求学生按学号尾数在学习群里面发布课堂笔记,此时,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有非常漂亮的笔记,也有不交笔记的。经过私下叮嘱,不交笔记的同学也会后续补上,发布到群里。据目前观察,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训练,他们逐渐养成了记录笔记的习惯。我认为这部分有变化的学生是应该受到鼓励和褒奖的。他们逐步克服困难,养成自律的习惯,这也是我们需要积极宣传并树立的典型。而且在教育改革盛行推进的今天,过程考核势在必行,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去琢磨思考甚至去践行的一件事情。总的来说:我们要以“共情”的方式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使其重燃学习热情、树立学习自信心。从学生管理角度来说,在疫情背景下,学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了“思想统一的管理”。如何有效统一学生思想,我认为应采取“抓少数、带动多数,影响帮扶个别”的策略。以每日钉钉健康打卡为例,少数学生特别积极,每天将打卡优先级排在第一位,但也有极个别学生经常忘记或对打卡有抵触情绪,这就需要网格化教师行为示范,定点提醒,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打卡优先级,做到按时打卡,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律习惯。在此,我也想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在疫情打卡初期,本组一名同学经常忘记打卡,作为老师的我认为这个现象很正常,所以我就每天按时私下提醒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逐渐的也意识到了打卡的重要性,令人鼓舞的是现在他已经不需要我再去提醒,而且每天第一个打卡。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其背后的教育意义深远。我看到了一个学生的变化,开始变得自律;而且是从认识到行动上的一个改变,这种积极的、正面的改变是应该受到褒奖的;更重要的是,这些过程性的变化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最后,我认为此次疫情大考在一定意义上让我们学校提前按下了本科审核评估的启动键。相信,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师生携手一心,积极汲取、总结此次战疫工作的经验教训,增强必胜信心,在未来本科审核评估过程中我们一定能过关。 总之,教育需要时间,过程需要考核,教育工作者更应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教育之花终将盛情绽放。
|